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施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、项目复杂度的提升以及客户需求的多样化,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。因此,推进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,打造定制化解决方案,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。
一、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
数据孤岛与数据交换难题
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,数据不互用、数据孤岛和数据交换难现象普遍存在。项目各参与方在不同的应用程序和平台上重复输入数据,造成巨大浪费,信息共享、协同工作、全产业链等程度不足。
软件不成熟与数据共享困难
市场上的软件种类繁多,但存在软件不够成熟、功能满足工程任务的程度较低的问题。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共享程度不一、方法不同、掌握困难,平台软件与工具软件相比成熟度更低。
基层应用人员缺乏动力
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导致很多原来隐藏的问题暴露出来,且目前BIM应用在项目上由部分人员负责,使其工作量成倍增加而收入并未增加,导致基层应用人员缺乏积极性。
信息化价值难以量化
信息化应用逐渐深入到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,但其价值很大一部分都是隐形的,比如可视化、管理流程信息化、沟通效率提升等,很难独立量化,致使管理层对其作用的认可度低。
缺乏系统集成与智能感知技术应用
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,未形成有效推广的大系统集成技术,以单一或若干专业信息化应用为主,且大部分应用于辅助施工。尤其是融合物联网的集成技术应用较少,基础数据仍大量依赖人工输入。
信息化人才匮乏
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信息化方面的专业知识,又具备施工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人才。然而,目前针对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的专门人才匮乏,滞缓了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。
二、应对策略
制定专业领域数据交换标准
行业研究制定更细致的专业领域数据交换标准,推动开发平台和开源代码,政府、建设方加大政策引导资金支持,以解决数据孤岛和数据交换难的问题。
加快软件普及与市场筛选
加快信息化软件的普及应用,通过市场筛选促进软件的成熟。没有普及应用就不会有好的软件,仅仅依靠厂商的推广是不够的,产和用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。
树立全员应用理念与加强培训
坚持需求导向、问题导向、实用导向的原则,梳理业务和实际需求、难点,信息化技术解决的问题,避免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。树立“全员应用”的理念,加强对应用人员的培训,加强信息化宣传推广,使企业自上而下对信息化达成共识。
加强信息化建设意识与平衡管控支撑
领导重视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首要保证。建筑企业信息化首先要从强化企业“一把手”意识入手,使其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。同时,从管控和支撑两个方面同时入手,既要能为企业总部实行资金风险、成本管控起到好的作用,也能为项目部的工作效率提升、工作量减少和利润提高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。
推广智能感知技术与系统集成
加大力度推广成熟度较高的智能感知技术,如红外感知、视频识别等,促进基础数据采集智能化。大力推进系统集成的深度应用,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,如在工程造价中增加信息化专项经费等。
建立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
建立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,加强信息化培训、考核,全员参与,逐步形成全员应用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信息化团队。
三、助流科技的解决方案
助流科技作为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的优秀代表,其信息化管理软件与物联网设备的结合,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绿色施工管理工具。例如,其碳排放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,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能耗数据,并结合碳排放因子进行精准计算,帮助企业实现碳排放的实时监控和管理。
四、成功案例
某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在引入助流科技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后,项目管理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。通过系统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功能,企业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多个潜在问题,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。
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虽然面临诸多挑战,但通过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,企业可以有效克服这些困难,实现信息化转型。助流科技的信息化管理软件通过其强大的功能和智能化的管理方式,为施工企业提供了全面的管理支持。通过引入助流系统,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工程项目,提升整体运营效率。
相关推荐:
2025-03-28
2025-03-28
2025-03-28
2025-03-28
2025-03-28
2025-03-28
2025-03-28
2025-03-28
2025-03-28
2025-03-27